地区版

农村教会曾有的复兴光景为何不再?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国内农村教会蓬勃发展的一段时间。当时,逢稍大型聚会常是人山人海,少则成百上千,多则好几万人同时聚会;聚会时,人们或坐在简陋的教堂里,或蹲在附近的马路边,或爬到邻近的墙头上,或站在院里的大树上……不过,20多年后的今天,如此光景已经一去不复返。

尽管,许多曾简陋的教堂已重建为颇为宏伟,然,那个曾有几万人聚集的地方,如今最多的时候也只有一千多人,平时的主日崇拜则只有几百人了。那间人们曾经相互拥挤,不得不退到大街上,八百多人聚会的地方,如今也只剩下一二百人了。

这些现象并非个例,尤其是中西部教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例如大别山地区、三秦地区、豫东大地、华北平原等等。

那么,这种转变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因呢?农村教会曾有的复兴光景是否可以重现,或者以另一种方式重现呢?

陕西一位L长老今年52岁,从小跟着母亲信主,见证了家乡教会从教会重新开放以来走过的繁荣与衰减。大别山地区70多岁的Z传道,双腿曾踏遍大别山地区大大小小的村庄,足迹遍及附近鄂、皖、豫三省,一度建立数十间教会,如今他所在的教会,也只有30几人参加主日崇拜了。陕北W传道50多岁,老家的教会也由800多人减少至如今的一二百人。冀南40多岁的S长老,是第四代基督徒,经历过家乡上万人的聚会,当地最著名的见证就发生在他老爷(爷爷的父亲)的身上,如今主日聚会也只有几百人,平时则在地下室聚会(因为聚会人数太少,在大教堂显得过于空旷了)。

农村教会当年的光景已经不再,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怀念,还有不断的反思,以及对上帝将如何带领中国教会的默想。关于农村教会之所以不断走向下坡之路,笔者认为应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城市化带来的必然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建,许多劳动力不断涌进城市,在那里寻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0多岁的年轻人或者上学,或者打工,留在家里的寥寥无几。30多岁的中青年面对生活压力,也不得不选择到城市中谋生。40岁和50岁的人们,因为孩子已接近结婚的年龄,也不得不打工攒钱,预备即将到来的关键时刻。农村常住人口的锐减,必然会给农村教会带来巨大的冲击。

其二,当年农村教会之所以那么复兴,与上帝藉着传道人的手施行大量的医治工作有很大的关系。神迹奇事是传福音最快的方式(即使不是最好的方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帝的确藉着神迹奇事吸引大量的人归主,有些事情至今仍令当地人津津乐道,比如癌症得到医治,残疾得到痊愈,精神病恢复正常等等。而近些年来,教会中的神迹奇事减少了很多,以至于信徒的见证因此变得不那么有力量,热心逐渐冷淡,甚至有传道人也感慨:如今的祷告,不灵了?!

其三,当年人们常常为了基本的生活向上帝祈祷,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生活基本需要已经不必担忧,向着上帝祈祷的心自然变得不如以前恳切。

其四,当年曾有过复兴的农村教会,几乎都有一位或几位在当地有极强感染力的传道人。人们喜欢听他们的讲道,他们的讲道中也带有属灵的能力,不仅仅是医治,也有圣灵的感动、责备等。而今天的传道人更多的是道理上的说教,难以直接碰触到信徒的心灵深处。同时,如今也很少出现当年那些富有感染力的属灵领袖。而当年那些属灵领袖,有的已经不在,有的已经老迈,有的即使还在服侍位置上,也已经与时代脱节,难以给这个时代的人们足够的牧养。

其五,新兴的年轻一代传道人,需要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例如孩子上学、婚姻的开支,都比上一代传道人大上很多,但他们的经济来源却与上一代传道人没有两样。因此,在别的家长可以靠着打工来补贴家用之际,传道人则需要面对更大的生活压力,有些还需要面对亲人的诘难,以至不少传道人在神学毕业后,不得不选择一边打工一边牧会,有些人则选择放弃牧会,全身心投入养家的负担之中。

其六,在某些地方还有这样的现象,当年是附近的村子里都来一个地方聚会,现在已经从那里发展出许多聚会点。因此,单看这间教会,人数的确减少了很多;不过,如果把从这间教会分出去的其他教会信徒也加在一起,人数并没有减少,有些还稍有增加。

其七,随着教会的发展,教会中也形成不同的群体,例如老一辈与新一代之间,在一些不涉及真理的问题上的观点有所分歧,以至于教会难以同心,给一些事工的推进带来拦阻,严重的时候甚至造成教会的分裂。

当然,农村教会之所以有今天的光景,必然有更多原因,或更深层次的原因。本文仅为抛砖引玉,期待更多人关注农村教会的景况,一同思想上帝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教会身上的旨意。

另外,不得不补充的一点是,本文中所谈及的主要是中西部农村教会的光景。与之不同的是,沿海和南方某些地方的农村教会,正呈现出另一番蓬勃发展的景象,因此有些农村传道人正期待着新农村建设给中西部农村教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同时,大量劳动力离开农村,给农村教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城市教会带去了更多信徒,以致城市教会的人数近年来不断增加。另外,尽管教会中神迹奇事的数量大量减少,但是,更多知识分子的归主则为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另一条途径。不论如何,我们需要谨记的一点是: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代”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代所有。未经福音时代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