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写给自己和即将奔赴牧场的牧者

大多数人常常在行走的过程中,会突然在某个时期迷失,以至于渐次偏离最初的轨道。当从黑暗中走出来后,一定不要忘记那黑暗中的执灯者。旧约中的先知无论是宫廷先知还是祭司家族的后裔,抑或是修理桑树的牧耕者,他们都是以色列民历史中的执灯者。

有的先知幼年蒙召,历经几代君王,如耶利米,有的先知刹那间出入仕途,几个月之后便默然隐退,如哈该。有的先知隽言成册,列入先知书首卷,如以赛亚,有的先知点滴笔墨、寥寥数语,如哈该。然而为上帝的工作的价值,从不以时间长短、笔墨多少而记之。故此,圣经所载即便只有五个月侍奉的哈该,其工作价值亦是举足轻重。 

默想《哈该书》1章1-11节。心生触动。小先知书中,只有哈该明确出现“先知”头衔。哈该先知与撒迦利亚先知同一时期(拉5:1)。撒加利亚的思想多源自于哈该。哈该希伯来原文意为“节期的,节日的”。

公元前586年(也有学者称公元前587年)南国犹大被掳巴比伦,而巴比伦王国在巴比伦王伯沙撒王(但以理第5章)统治后期国家分裂(但5:28;8:20)为玛代和波斯。后玛代被波斯吞灭。公元前539年,居鲁士元年王下诏书准犹大人重返耶路撒冷重建圣殿(代上36:22-23;拉1:1-4;拉3:10,12)而早在公元前8世纪,先知以赛亚就已经预言说将在居鲁士年间立圣殿根基(赛44:28)。在《赛》44:28居鲁士被称为上帝的牧人,他将要立稳殿的根基。45:1 居鲁士为上帝所膏(被称为“受膏者”),45:3上帝凭公义兴起居鲁士,不为工价,不为赏赐,释放被掳之民,重建圣殿。波斯王亚达薛西年间,(拉4:5,23-24亚兰文),有两股势力奏本上告,神殿重建工程被迫停止,直到大利乌第二年开始续建工程。大利乌第二年也是哈该先知为主代言的日子。

上帝藉先知哈该要以色列民去反思自己的道路,去检讨自己的景况,使他们明白自己所遭遇的,不要在拿着“建造耶和华殿的时候尚未来到”当做不去建造圣殿的借口。而以色列人在建造圣殿的事工上,他们并非没有热心,被掳归回一到耶路撒冷,首先所做之事:筑坛、献祭、守住棚节、准备建殿物料(拉3:1-7),他们把银子给石匠、木匠,把粮食、酒、油给西顿人、推罗人,使他们将香柏树从黎巴嫩运到海里,浮海运到约帕。根基初立便遭阻止 (拉3:8)。重建圣殿的工程是因外力被迫停止的。这外力不是经济因素,尽管他们没有如所罗门王时代那样,拥有着两代君王为建造圣殿所累积的材料,这外力也非因人力,尽管所罗门王时代,建殿工人有15万余,而他们不足五万人。这外力源自于两股势力的阻扰,一股是以比施兰为首及其同党上本奏告(拉4:7),另一股是以省长利宏为首,书记伸帅及撒玛利亚城之人也上本奏告,要控告耶路撒冷人(拉4:8)。工程被阻,被迫停工,这一停便是16年。这16年间,人们开始建造自己的房屋,渐次忘记了最初归回重建圣殿的使命。

处在装备阶段的我们,哪一位不是在领受呼召,决意踏上侍奉征途那一刻,便已考虑若是一生清贫,也是默然跟随,然而多年之后却是与初心背道而驰,挖空心思,预设万般理由,拼了命的也要去一个待遇丰厚,环境优渥的牧场。我并非推崇一种叫做“传道人就当清贫,当靠着信心过生活的”思想。相反,我知道圣经所载利未人没有被分产业,上帝说他自己就是利未人的产业,其余的十二支派,每个支派都当奉献十分一给利未支派。而且圣经旧约《申命记》25:4节经上记着说“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在新约《提前》5:18节中,使徒保罗引用了这节经文并在其后附言继续说“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我们不是不可以吃脂油、穿羊毛,但首先应该是将瘦弱的养壮,将有病的医治,将受伤的缠裹,将被逐的领回,将失丧的寻找。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这样的天下却不应该成为我们基督徒牧者的天下。

上帝藉先知哈该晓谕以色列民说“你们盼望多得,所得的却少,你们收到家中,我就吹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殿荒凉,你们个人却顾自己的房屋。”如此,你们便要承受旱风、霉烂、冰雹的攻击,收成不好,五谷、新酒和油匮乏,吃不饱,喝不足,穿不暖,而工钱亦犹如装在破漏的囊中。

恳求上帝怜悯我们,给我们机会,使我们从此刻开始弥缝其阙,匡救其灾。使我们镌刻于心:当大使命与自我优渥环境相遇时,使命为主,自我次之。

2012年,过春节的时候,我随父母去了一个大山里的教会,教会在一个废弃了的居委会院子的一个不足40平的小房间里,没有天花板,抬头可以看到小老鼠从栋梁上窜过的尾巴,墙壁的石灰斑驳,颜色或褐色或灰色,已经无法辨识原色。地板是坑坑洼洼的土地,别说地板砖,连粗糙的水泥都没有。圣台是一张简单的长方形学生课桌,有四条长椅,颤颤巍巍的横着,外加靠着墙角摆放的几张孤零零的小板凳,会众不足10人,最年轻的已近50岁。2015年,市两会为这个教会购置了一块地,其他教会一些弟兄姊妹借钱给教会,建起了简易的红顶白墙的铁皮房子,至今未还完的债务还有4万余元。市两会安排传道人一个月去讲道一次,其余三周要靠这个教会自牧。这个教会除了主日礼拜,基本没有其他团契,曾开展过读经团契,因为大多数人没有读过什么书,不识字,最终搁浅。

2017年大年初六,我被派去,信徒与5年前相比有所增长,但不超过20人,感恩的是增加了两个35岁左右的年轻人。信徒的整体观感用“老”、“弱”、“病”、“残”概括仍不为过,有多几个的信徒,信主时龄过10年,当被问之什么是福音时,他们亦是一脸茫然,一无所知。可他们对圣经话语的渴慕却又是流露在脸上的。我不知道中国还有多少个这样的教会,在引颈渴盼的等待着那个愿意委身他们中间的牧羊人。

如果有一天,你也恰巧被派往偏远的山村,电脑没网络,手机没信号。又恰巧是在寒冷的冬季,下着半尺有余的大雪,料峭的寒风穿过铁皮房子,令你的牙齿打颤,脊椎发凉,双脚僵硬,教会无力提供任何供暖的设备,但当服侍的同工在夜幕来临时为你抱来一床温暖的棉被,坚决不让你自己去铺床,带着一份不能为你提供更好环境的羞怯,一份讨好,也有着一份忐忑,对着那床单是拍了又拍,对着那棉被是折了又折。我相信你一定会有着同样的感知:我们所享受的是最好的待遇。

韩愈先生在其著作《师说》中说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经验告诉我们,最有果效的学习是教导,但不止于教导,教导性的学习是一个内化,洗净自己心灵的过程。初八下午培灵会结束。从初九那天我开始反思、计划,如何在新的学期中预备,然后能够在暑假的时候回去支援。使自己真正能够做到韩愈先生所说的为师之道,使这群渴慕上帝话语的上帝的子民能够更多的明白上帝的话语。人也常会认为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想法多是正确的,实不尽然。一周后,再次进山。我遇到了一个小男孩,他曾跟着奶奶一起在教会待了三天。他10岁左右,终日流着鼻涕,衣服脏兮兮且扣子总是扣错位,同在教堂中的其他几个年龄不一的孩子攻击他,厌弃他脏,不愿意和他坐一起,也不愿意与他一起玩耍游戏。而孩子自身的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差,对形状色彩不能准确辨识,智商比同龄孩子迟缓。他先看到我,然后带着一个比他小上几岁的小女孩,走到我身边,怯怯的叫了声“老师”。出于一种无法言语的哀怜,我下意识伸手去摸他的脸,他却如惊弓之鸟般的躲开了。那样的躲避是一种受过伤害的条件反射。我没有及时收回手,他也感知到我并无恶意,虽然仍旧扭着头,却没有再躲开。我轻轻的摸了他的脸,心里五味陈杂。在三天的培灵会相处中,我只是在言语上教导其他孩子要彼此相爱,攻击、疏离他是不礼貌的行为,但我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现状,我也没有深入去探知这个小男孩生活的家庭背景。

主耶稣在《约翰福音》10:14说“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在10:27说“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着我。”而我,很显然,我并不认识我所牧养的羊。我感觉自己更像是一个空降兵,把我所去服侍的那个地方仅当做了一个操练的地方,也只想到要在圣经知识上去帮助他们,却忘记了最根本的。《马太福音》25章绵羊与山羊的比喻中。王对左边的山羊说:“因为我饿了,你们不给我吃;渴了,你们不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不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不给我穿;我病了,我在监里,你们不来看顾我。”(太25:42-43)我们认识上帝托付给我们的羊吗?他们饿了,渴了,做客旅,病了,在监里,我们在哪里?

这个小男孩在那段日子成了我最好的老师。上帝会藉着干旱的土地,艰难的生存环境,使以色列民明白,当以圣殿为主,家中的房屋为次。他也藉着这个小男孩使我明白:欲为师,先为牧,牧人的心肠先于所要教导的知识。

我们被派的地方,无论我们在那里停留多久,或年,或月,或日,哪怕只有两个小时,那里都是我们的牧场。我们不仅限于教导圣经知识,也当去关注被牧养者的切实需要,或者来自于经济状况的危机,或者来自于物质的匮乏,或者来自于身体疾病的缠绕,亦或是源于心灵的苦闷和忧伤。主耶稣关注那些被边缘化的人群,犹如撒玛利亚妇人般,她未尝不是主耶稣必须经过撒玛利亚地的至重缘由。

上帝让以色列民去计过自讼,明白主次,轻重。然后为他们重新坚定方向,让他们去躬行实践。他说“你们要去上山取木料建造这殿,我就因此欢喜,且得荣耀。”

大利乌第六年亚达月初,圣殿续建工程竣工,殿成。

最后我要对自己和即将奔赴牧场上的神学生们再说:如果我们当中有被派到了一个条件优渥的牧场,愿我们不忘初心,也不忘还有一群牧者们在服侍的困境中等待我们的援助,如果有被派到一个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及其贫瘠的牧场或者被派到了一个魔鬼装作光明的天使,教霸横行,事工处处被遏制的牧场,也愿我们如地震中的生还者一样,坚强的活下来,等待救援。

恳求上帝怜悯我们,使我们的心甘负十架,不期锦衣绢帛,不求肴甘餮肥,蓬牍茅椽,绳床瓦灶,亦足守望者之襟怀!     

(本文作者系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在校学生。)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代”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代所有。未经福音时代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