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当人工智能进入教会,会怎样?

当中国教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就意味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的来临。不单是牧养的全面化、细致化、专业化,也有很多社会科学发展的产物充斥在教会中,一方面方便了信徒,一方面也给我们带来思考,教会该走向何处,教会又该怎样面对快餐文化等21新世纪涌现的文化潮流的影响。教会不应该继续被边缘化,而当重新回到社会中,重新起到光与盐的功用。这就需要教会要先了解当下主流文化并试着作出回应。机器人“索菲亚”在沙特阿拉伯获得“公民”身份的消息再次引发公众对人工智能的思考和讨论。也让我们反思在社会中基督徒该如何有正确的思考与思维导向。

因最近一直在用手机APP学习,发现人们对与线上APP等人工智能的使用遍及之广似乎也超过我所想的。人们出行、餐饮、旅游、学习等等各个层面都充斥这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技术、语音识别等多领域人工智能的发展都让人类“惊叹”。

在教会中也有很多人使用人工智能的现象。无论是人们所使用的智能手机,还是有些读经软件,会记录我们读经的频率,累计所读的内容,给我们作出分析和推论给等等,似乎人工智能更加的便捷和强大。无论是现在的人脸识别还是智能客服等等我们日常接触到的,也有很多编程代码所设置的机器人等等超人工智能,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独立学习,通过自我学习,完成对语音、视频、图片非结构化数据的识别,人工智能在一点一点取代人的工作。那在以后的教会发展中,我们又该怎样合理合适的使用人工智能,这都是我们每个服侍的同工所要思想的。

我在大学所学的专业就是教育技术学,偏向网路与数字媒体方向。当我刚到神学院学习的时候,就在构思教会该如何使用人工智能。现将我的一些个人想法写在下面:

1、人工智能不能代替教会中传统的聚集敬拜。

现在一些较大的城市生活节奏很快,人们普遍都认为时间不够用,有一些弟兄姐妹就会有在线的网络聚会崇拜。在网上模拟敬拜中的赞美、读经、祷告、讲道等等。但是我们在圣经中看到上帝的心意不单单是让我们人来敬拜他,也让我们在教会中有肢体,有互相代祷与交通,真正在生活中去相处,在生活中去见证信仰,在生活中互相帮助。中国有互联网很多年,但是仍然无法替代人与人面对面的相处。同样,基督徒的聚集敬拜也当在教会中,而不是自己在电脑前。当与弟兄姐妹一起敬拜赞美,而不是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来歌诗。

2、人工智能不能替代牧者分享。

现在的人工智能的技术已经可以做到面对面的与人沟通,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们可以使用人工智能的客服。在大数据的时代,编程师可以汇编人们所有的在线提出的问题,将答案编入编程中,使人在提问的时候,可以直接在大数据中找到答案。那就意味着,当信徒有什么生活或者信仰的问题,就可以直接在人工智能的软件中文字输入或语音输入所要问的,就可以按关键词搜索出相应的答案。看似就可以减少很多的人工,减少很多的劳动力,而且更加快捷方便。但是却让我们又看到,圣经罗马书12:15告诉我们: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这是人工智能无法做到的。真正的牧养不单单就是我们所学到,所知道的神学知识,更要有为父为母的心肠,感同身受的关怀与牧养,将信徒带到耶稣面前。所以,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都无法替代牧者的职分。

3、人工智能可以用于短期远程服侍

现今的上班族,难免会有外地出差,很多因为出差没有办法得到及时的牧养,所以就会有很多人信仰出问题。所以在短时间的远程服侍也是很有必要。而且也不单单是教会服侍外地出差的弟兄姐妹,可以采用双向服侍。这样即使是在短期出差也不至于与教会有脱节。

4、人工智能可以用于神学教育函授

越读神学,越发现不是只有立志服侍的人才需要系统的学习神学。而是每位基督徒都需要学习。所以,怎样将现有的资源普及就是一个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所以,可以有在线的人工智能教师解决函授同学所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在线公开课或者使用人公智能统计人们所遇到出现频率最大的问题和与之相关的神学问题,组织系列讲座等等。

5、人工智能可以用于信徒的信息统计与跟进。

人工智能很强大的一方面就是有很大的存储空间与快速搜索的能力。现今教会的发展,使得很多教会无法更好的记录跟踪信徒的基本情况,以及跟进牧养的情况,所以,教会可以采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来记录信徒的基本情况以及信仰状况,以便可以更好的进行细胞小组或者单独牧养。

6、人工智能可以用于教会档案管理方面。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会开始注重本堂点的档案管理以及大事记录。如果只是手写记录,总是会有可能遗忘或者破损的担心,但如果使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就可以很轻松的解决,也可以自动分档在不同的内容或者层次区分。而且如果以后可以采用联网方式,那么各地地区就可以采取线上资源共享等很多便利。

人工智能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使用恰当将会为现今教会或者基督教机构带来很大帮助,如果使用过多,则会削弱教会传统现存的崇拜意义与价值。唯求上帝赐给我们智慧,使我们知道怎样处丰富,怎样处缺乏,随事随在,都得了秘诀。

注:作者系90后基督徒一枚,喜欢文字、音乐、做饭与思考人生。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代”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代所有。未经福音时代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