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我不是药神》:“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这样的呼声你听到了吗?

《我不是药神》剧照
《我不是药神》剧照

这几天,一部国产片迅速“火”起来,累计点映票房1.62亿,上映首日破三亿,两天破六亿,三天过十亿、豆瓣开局9分以上,众多官媒自媒也是纷纷点赞,一时间各种好评如潮,业内外人士普遍点赞,颇有“爆款”潜质。

说到这,你或许已经猜到这部电影的名字了——《我不是药神》。相信但凡喜欢电影的人,这两天都已经被此影片而刷屏,那么此影片之所以这么“火”的原因到底在哪呢?

首先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是社会现实题材的电影,比较接近老百姓的生活,影片由真实人物案例改编,加入了主创们擅长的喜剧元素,但徐峥一再强调,“这不是一部喜剧。”

电影从小人物的生活入手刻画,大胆地探讨了医疗、医药等社会敏感话题,揭示了目前国内医疗体系对重大疾病的照顾还不到位,确实题材很大胆!可以说影片让千人飙泪、掌声不息! 可见现实是最好的剧本!一部植根于现实,真正找到深入民心、反映生活的鲜活题材的作品,无疑有着更强的生命力。

去年以来,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等现实题材电影,让中国观众感受到电影可以如何切入社会、切入生活,也让观众急切地希望能看到一部类似的国产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出现,无疑顺应了观众和市场这样的期待。我们要知道批判现实主义,向来是电影艺术最核心的力量所在;批判现实主义电影,也一直是世界电影之林中的常青树。《我不是药神》本电影是典型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能够上映,表示电影审查的进步,所以说这样的电影不能不“火”!

电影讲述了一位药店店主,从印度代购开始贩药敛财之道后良心发现的故事。陈勇作为药贩子,最后因为良知,铤而走险,再次卖违法的药。救人违法,不救违心。因为他要给吃不上正版药品的患者续命,患者们也秘而不宣。

面对警方的问询,一位老人颤颤巍巍地站出来说:“我生病吃药这些年,房子被吃没了,家人被吃垮了。谁家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

电影里陈勇从药贩子的身份变成药神,纵然是他的慈悲心大发,更多的还是在环境的影响下,从自私走向无私,为病人的生存权而抗争,也许他早就知道自己会有被抓进去的那一天吧,电影刻画了最终被抓的场景。

他开车堵住了警察,头被按在地上,眼巴巴望着病人逃跑,表情很放松,松了一口气,当病人被警察按在地上的时候,那种愁容,那时候他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处境,就想让病人分到药,救命。后来遇到一些变故后,他决定以亏本价格卖给病人,赢得了病人们的拥戴。

还有更为煽情的场景,程勇因罪入狱,成千上万戴着口罩的病人在大街两旁目送他远去,然后一个个摘下口罩,露出自己的真实面孔。当时看到这场面时已是泪流满面,试问在现实生活中会有谁有这份牺牲的爱?

感慨生命在“穷病”面前无药可治之外,电影中带给我们是无尽的思考,法律和道德哪里才是平衡点?是情大于法,还是法大于情?正如电影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法大于情;然而法律不外乎人情;做了善事反而被抓,反而要做牢,这是一个什么世道呢?”

活着没有错,但是世界永远是残酷的,有些人可以活的很富有,有些人却活的很贫贱,正如卖假药的人对徐峥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治不好,那就是穷病

看完电影后,或许又有不少人发出感慨,大骂医疗,骂天价药,当然我们明白这些事情个体还是无法改变的,但唯一可以改变的就是我们自己趁着年轻,所以说影片之所以“火”它无形中励志我们要好好奋斗,努力拼搏,把世界上唯一治不好的病“穷病”给治了!

感动于影片中的人物,那些白血病人本来因为疾病而生活不易,但看到他们就是面对坎坷和磨难时不轻言放弃的决心,和那份求生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深深的打动了我,今天的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一点小麻烦小疾病就容易沮丧,甚至没有活下去的盼望,但看到这些病人这些人都是白血病人,但注意他们的表情会发现,他们都在笑,哪怕是虚弱的微笑、疲惫的微笑,因为他们“想活着”“不想死”,他们那种求生的欲望,如同一把钥匙,找到了影片震撼人心的锁眼。

影片中,那位患病的老奶奶对警察说的话可谓影片的高光时刻——“我不想死,我想活着”。朴素至极的话,满含着悲凉却执着的生命力量,而这份力量里,饱含着人们最真实的对生活的热切向往。也恰是因为这样的念头,男主程勇甘愿冒违法的风险去海外带药。

因为他的想法很简单:这些人虽然困顿,但是有活下去的渴盼与信念,自己能做一点是一点,同样,今天我们也要学习陈勇对那些有需要的人多一份关心与关爱!

“原来那地上的穷人永不断绝。所以我吩咐你说,总要向你地上困苦穷乏的弟兄松开手。——申命记15:11”

“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箴言19:17”

希望我们都能听到这样的呼声!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广东一名牧师。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代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代”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代所有。未经福音时代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