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基督徒如何看待七夕节?

很快就要到七夕节了,不少恋爱中的男女都开始张罗如何过节。和以往一样,教会内对于七夕节充满着争论,有些人觉得这是跟拜偶像有关的节日,基督徒不可参与,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呢?

一般学者认为,七夕节最早起源于星象崇拜。比如《诗经·小雅·大东》上就记载:“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后来人们将牛郎、织女二星人格化,演绎出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而农历七月初七正是他们鹊桥相会的日子,此为七夕节的由来。

但是在古代,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主要是女子拜织女的节日。因为当时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社会,妇女掌握纺织技术,是安身立命的基础,她们每年七夕晚上都会向织女祈求纺织的技艺。东晋葛洪在《西京杂记》就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此为七夕节最早的历史记载,也说明了在古代这个节日的含义。当然由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深入人心,因此在古代也有些文人墨客在七夕吟咏诗词,抒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部分女子也会在这天祈求美好姻缘。这些举动都被一些人认为是“中国情人节”的元素。

但是在中国古代七夕节不能理解为情人节,因为中国并没有现代的婚姻观念。在宋代理学兴起后,进一步挤压了年轻男女自由恋爱的权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了当时社会最为普遍的婚恋观。尽管像《三言二拍》、《聊斋志异》等小说中出现不少向往自由恋爱,歌颂美好爱情的篇章,但这些文学作品在那个年代属于“诲淫诲盗”的“毒草”,不被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所认可。可以说,中国古代尽管有不少文人墨客向往爱情,民间也不乏追求婚姻自由的人。但在严苛的封建枷锁捆绑下,这些意识都被压制了。因此中国古代很难产生现代情人节的观念。而七夕节的主要功能还是在祈求纺织的技艺,这是和当时政府倡导“以农为本,劝课农桑”的价值观相符合的。

随着近现代各种革命的发动,击碎了很多捆绑人的枷锁,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尤其是婚姻观念发生了质变。现在都倡导男女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七夕情人节的观念也就应运而生了。由于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动,加上古代一些文人对此的渲染,加上西方情人节的影响。因此有些学者就指出,七夕可以作为中国的“情人节”,以赋予古代节日新的内涵,让其得以延续下去。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想法,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与信息化时代,农业社会已经解体,很多妇女也不可能再从事纺织,传统的乞巧节失去了其意义。因此将七夕节赋予爱情的内涵,即符合当代人的爱情意识,又让传统节日得以维持,是一举多得的做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七夕节的起源尽管带有异教的成分,但在当代早已褪去了迷信色彩,被注入新的时代精神。而且追求美好的爱情,也是上帝创世后,给人类的第一个祝福。因此基督徒没有必要因此而神经兮兮,去抵制过七夕节。这样只会制造与社会文化的矛盾,对于福音传播不利。而一些教会也可在七夕节这天举办未婚联谊活动,教导信徒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并给弟兄姐妹提供一个彼此认识的平台。

基督徒可以跟大家一起过七夕节,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天务必保守好自己的心思意念,却不可做越轨之事,如此则不蒙主所喜悦。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代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代”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代所有。未经福音时代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