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牧者专访:巧借互联网让精细化牧养行至水深之处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普及,网络极大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许多原先诸如购物,通讯、需要耗费诸多精力、物力才能够做到的事情,如今只要在手机上轻轻一触,即可足不出户地轻松实现。尤其是疫情三年中,高效便捷的互联网真正成为了连接起许多生命及心灵孤岛的“赛博桥梁”。

对于教会而言,后疫情时代与互联网时代的共同来临,也让越来越多牧者在寻求高新技术带来的牧养方式革新的同时,对于教会如何更好使用网络这一工具,以强化牧养深耕产生了愈发实际性的思考与探索。

而这其中,“当下教会除了必要的线上证道以外,精细化牧养如何依托网络达到更切实落地的实现?”这一话题尤其成为许多牧者青睐关注的要点内容。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与多地基层牧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而近期,华北的一位牧者所分享的其所在教堂于疫情暂停期间逐步开展线上牧养,最终带领教会迎来属灵复兴的实践案例,不但令人眼前一亮,得以窥见精细化牧养依托网络落地之切实可行性的同时,也启发笔者更深地认识到了互联网技术之于当代教会发展前途的重要意义。

“教会是祷告的殿,主却听不到祷告的声音”

C教堂位于华北某地市的近郊县区,是当地历史最为悠久,服侍范围覆盖最为广阔的区域中心堂。从牧养压力层面来看,尽管照顾本堂信徒以外,教牧同工们还需要牧养关顾到周边区域十余个基层聚会点的上千信徒,但是就其自身仅仅三百出头的信徒数量而言,这座中心堂只能算是个不能再普通的“小规模教会”。

2020年疫情之初,出于保证弟兄姊妹的生命健康考虑,教堂积极响应当地防控政策,暂停了实地聚会,并很快开始转向线上开展牧养工作。但是,与往日座无虚席,处处充斥着弟兄姊妹对于真道话语热切渴慕的目光以及赞美祷告之声不同的是,暂停之后的教堂,除了空荡的长椅以及竖立在圣台前冰冷无言的摄录设备之外,再看不到任何活力。

“圣殿本应是是神的儿女读经和祷告的殿,但是主却听不到祷告的声音。”在那段难以共同敬拜的艰难时日,借着祷告深切体察到父神那哀伤迫切的心,H牧师至今回想起来仍情难自抑,不禁哽咽起来。

除了让天上的父忧伤之外,疫情之下的长期暂停对许多平信徒而言,更是难以承受的时日。 “不论是家里有病人急待医治的,还是做小买卖被疫情限制销路的……疫情这几年实在是有太多弟兄姊妹需要借着祷告来扶持他们的软弱了。”H牧师感叹道,“如果没有主的帮助,渺小卑微的我们又还能做些什么呢?”

因此,为了让更多弟兄姊妹都能够在祷告中重新与神建立真实的连接,走出软弱困顿,也帮助教会重新恢复往日的火热,H牧师和教堂的教牧同工们决心借着网络,把弟兄姊妹再一次聚拢起来,搭建起祷告敬拜及赞美的“空中圣殿”。 

“一个也不能少”

为了让被封控在家弟兄姊妹们能够在线上也能体验到如同实地聚会一般的充实与满足,C教堂通过在线牧养平台,开设了由早至晚,丰盛紧凑的线上灵修“盛宴”。

H牧师介绍,居家封控期间,教会每天清晨5点半便开始直播晨祷活动,6点钟开始早祷,随后在上午8点至9点期间,教会会在周间每一天面向不同团契的信徒开展查经课程;中午12点整,是全员参与的读经活动;而下午从14点开始,是专场的直播代祷会,所有有需要的信徒都可以将自己的代祷题目输入在聊天框中,牧师则会按照轻重缓急,定量抽取其中代祷事项,逐一为其进行祷告;而到了晚上,教会又会分别在20点、21点分别举行两场直播晚祷会。

“有时侯光是念信徒的祷告题目就快嗓子冒烟了,挨个为大家祷告完那更是眼冒金星。但是我们不能停,必须坚持下去。”对于传道同工还不足10位的C教堂而言,封控期间不间断的线上带领着实充满难以言说的挑战与艰辛。但是包括H牧师在内,所有传道人从来没有打退堂鼓的念头。“这是疫情期间我们能做的唯一工作,否则根本没有办法聚拢羊群。”

诚然,如此充实紧凑的灵修日程,若是没有信徒参与,那这一切的心血也都将归于枉然。因此,为了保证弟兄姊妹“一个也不能少”,C教堂的几位牧者除了每天的线上牧养带领以外,其余时间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挨个向信徒打电话,将大家一个个重新带回线上灵修活动当中。

“不少弟兄姊妹在封控期间见不到真人,本就没什么动力参加聚会。如果教会再不联系他们,又得不着牧养,那就真成‘迷羊’了。”因此,在H牧师看来,牧者们一对一的电话联系以及每天在网络上的“露面”,实则也是为所有受困于方寸之间的弟兄姊妹们带去必要的陪伴与安慰。

同样,秉着“摆脱属灵婴孩”的牧养理念,在为信徒提供必要的代祷支持同时,教会还借助线上灵修的时间,带领弟兄姊妹学习如何在疫情困境中自己用祷告与神建立真实亲密的关系,在不断经历与争战中找到重新得力的路径。

H牧师称,线上带领过程中,牧者们会以主祷文为根基,教导弟兄姊妹祷告的结构,从而帮助大家从起初只是为了个人日用饮食所需所想的简单祈求,逐渐成长进深到能够为了神家的事以及更多灵魂得救去祈祷代求。而教会还会把弟兄姊妹线上每一次的祷告的音频或视频全部录制保留下来,作为教会发展以及大家灵命成长的宝贵见证。

“借着线上不间断的灵修学习,现在弟兄姊妹的祷告变得成熟了不少,越来越多人敢放胆开口祷告了。”更令牧者们欣喜的是,借着祷告的复兴,弟兄姊妹们的侍奉热情也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不论是疫情暂停期间还是实地恢复之后,越来越多信徒开始积极发挥各自恩赐,主动走上侍奉岗位。

对于弟兄姊妹们日益高涨的侍奉劲头,教会自然更是不会白白轻看,在疫情中后期,C教堂在线上增设了赞美及分享会环节,鼓励大家踊跃展现,回应主爱。

以线上赞美为例,H牧师介绍,在每天晨祷会之前,教会会协调自发报名参与赞美服侍的弟兄姊妹打开各自镜头,共同献上预备赞美,“虽然摄像头前的大家的背景五花八门,嗓音条件也各不相同,只要是愿意向神献上敬拜赞美的,我们一个也不会落下!”H牧师笑道。

而至于分享会,形式则更是丰富多样,除了常规的话语亮光分享之外,教会结合不同团契小组的特点开展了内容各异的分享活动。对于更加关注亲子家庭的姊妹会,内容则会在恩典分享之余,穿插生活小技巧的交流。而对于思维活跃,注重思辨的青年团契,分享会则更多是围绕热点话题结合信仰进行讨论……

进入2023年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放开,各地陆续恢复正常聚会秩序,C教堂也依旧没有放下网络牧养这块阵地,而是结合中心堂以及各个聚会点的实际需求,将线上线下的牧养侧重进行了调整,一方面以回归高效实际的传统线下牧养模式为主导,另一方面,则继续发挥互联网超越时空的便捷优势,将线上牧养作为辅助牧养手段,对实地照顾不到之处进行更加精细地反馈跟进及查缺补漏,共同促进教会牧养的全方位覆盖提升。

“多亏了网络牧养,这几年我们堂因为疫情流失的信徒可以说微乎其微,而且现在有近4成信徒都参与到了我们的服侍组,教会活力还提升了不少。”回顾起线上牧养对信徒生命以及整个教会带来的长远造就,H牧师颇感欣慰,“‘一间教会若是起来参与服侍以及敢于向神开口祷告的信徒越多,那么这间教会必定是健康且复兴的。’这么看来,我觉得我们教会还是很有盼望的。”

尽管C教堂在疫情期间的线上牧养在聚拢与带领本堂信徒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与价值。然而,更奇妙的是,圣灵的做工早已如同“好风凭借力”,乘着互联网东风跨越了地域空间,“直上青云霄”地吹拂进了更多异地的渴慕灵魂心中。

据教堂统计,疫情封控期间,C教堂牧者在线为信徒代祷次数共计达到数十万次,而参与线上灵修活动的总人次也共计突破了数十万。平均每天进入直播间参加线上祷告的人数也基本维持在千人左右的规模,其中,在某次跨年祷告会上,仅一晚上直播间的人数便突破了5000人。其中,慕名前来参加线上祷告敬拜的外地乃至外省的信徒占到了总数的一多半。

“让圣灵做无边界的工作,把福音传到地极”

“如果没有互联网,我们堂可能终归到底仅仅也就是个两三百人的‘草根’教会,但是因为有了网络,我们能够在云端带领上千群羊一同祷告敬拜,向神献上荣耀颂赞,这实在是我们不敢想象的。”如今,再度回望网络牧养这条充满艰辛但是喜乐恩典满溢的探索之路,H牧师愈发坚定了要将线上牧养继续坚持下去的决心。

尽管实地聚会恢复之后,各地教会关于信徒因习惯于线上听道而对回归实地敬拜产生懈怠的传闻不绝于耳,但在H牧师看来,导致信徒灵命懈怠的成因复杂,但绝不能单单归咎于“互联网”存在之本身,更不能就此完全放弃线上牧养。反而,教会则更应该努力反思,除了仅仅提供讲台信息之外,对于信徒的关怀与带领是否出现了纰漏,又如何通过神所赐予的渠道,将这些纰漏进行更加及时且全面的补足。

“在现今时代,互联网就是神赐给教会最合适的工具与渠道,若教会以及牧者还是固步自封,甚至放弃已经积累下来的线上牧养经验,重新回归老一套牧养方式,那就是再开‘历史倒车’,这必然是不符合神心意的。”谈起互联网之于当今教会的重要意义,H牧师结合C教堂的牧养实践,给出了严肃且肯定的回答。

另一方面,即便是跳出牧会实践角度,回归到真理当中,牧师也同样认为互联网与神的做工有着相当程度的契合之处。在她看来,圣灵一直是不受任何限制,无边界的工作着,而互联网也同样具备这样打破时空间界限的特性,“所以教会更需要努力探索,让互联网成为牧养的辅助与延伸,成为圣灵更大运行的通道,让福音真正传到互联网所触及之地。”

尽管C教堂近两年来在网络直播上的资金投入逐渐增大,但是H牧师却认为这份投入是“花在了刀刃上”,她也十分愿意为此更多付出更多精力。她认为,这正是说明教堂线上牧养得到了越来越多弟兄姊妹的认可,也同样意味着福音更大的窗口被打开。“这是件高兴都来不及的事情,投入再多我也愿意!”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代”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代所有。未经福音时代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