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浅谈实地相亲活动对单身肢体的助力——参加相亲活动纪实

主内单身肢体的结婚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却又是“老大难”的问题。几乎大多数的教会面临着类似的情况,教会里女多男少,而且这些弟兄姊妹的年龄大都超过30,甚至奔40的岁数了。不仅这些弟兄姊妹本人着急,教会的牧者和肢体也为他们着急担心。 

现下,有不少教会都开展了单身辅导、协谈和祷告活动等,还有许多教会一直在做跨教会、跨地区的相亲活动来帮助这些肢体。笔者曾在不同的城市和教会参加过几次这样的相亲联谊活动。了解到目前主内组织的实地相亲活动,一般有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是由教会层面发起、组织,并有专门的同工负责活动的始末,场地就在本堂教会;另一种是由一些对此较为热心、有负担的弟兄姊妹个人发起,经过网络和手机端的宣传发布活动,场地一般是单次在外租赁。这两者面对的人群,不只局限于本教会的信徒,大多也欢迎其他教会的参与者。 

笔者浅谈一下最近参与的一个相亲活动,从中既感受到圣灵在单身群体身上的工作,也看到了这些活动背后来自教会和众肢体的爱心。这次的活动是由本市一个较大的教会组织的。这间教会的青年单身人数有一百多个,每次活动由两个堂点轮流举办。

第一次走进来,就对几位接待同工脸上亲切温暖的笑意印象深刻。同工之一的吴姊妹(化名)端庄美丽,站在门口将每一个参与者热情地迎进室内,又和其他同工将一早准备的自制烘焙甜点和养生茶端出来,让初来乍到的人感受到浓浓的爱心和温馨气氛。室内也洋溢着舒缓的音乐,让人心情放松,不会因为彼此不相识而觉得尴尬冷场。 

每一位到达的参与者,都要在微信上签到,并完善自己个人信息。然后领取自己的活动号落座。与其他的主内相亲活动不同,活动一开始并不是通过轮番自我介绍和信仰见证开场,在主持人简要介绍了活动流程后,就进入后续一系列“破冰游戏”“团队游戏”等内容。在完全游戏的氛围内,每个人都没有“直奔主题”的尴尬或紧张,反而在欢声笑语中,很自然地交流、沟通。原来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是给大家较为放松的相处模式,一方面也避免从一开始就以人的学历、条件等先入为主的印象来认识对方。在活动中,每个人的个性、言谈、待人接物的特点都会逐渐流露出来,这何尝不是一个很好的认识方式呢。 

在活动中途交流时,从服侍的王弟兄和吴姊妹那里了解到,他们的相亲活动已经举办两年了。活动的形式分为室内和室外,室内则固定在教堂内。他们会通过微信群和网络平台发出海报,每期都有不同主题,有婚恋讲座、有跳舞联谊、有书会分享、爱宴活动、户外运动和郊游等等。因为丰富多彩的活动也固定住了一些弟兄姊妹长期参与。而这也是活动组织者的计划之一,他们不执着于通过一次相亲活动就发生神迹,成就一个婚姻,而是希望在一次次参与活动的时候,弟兄姊妹能增进了解。同时,作为同工,他们会在背后祷告、观察,在恰当的时候会询问某弟兄或姐妹是否愿意接受引荐和介绍。 

听了他们的介绍,让人感到这是一种比较循序渐进的相亲模式,不过于强调目的性,而是借助长期稳定的深入参与,来引导弟兄姊妹等候婚姻。 

其实,一个有质量的相亲活动,并不一定是以找到合适的伴侣来评判的。就以这个活动为例,笔者发现,弟兄姊妹们在一个小时的互动环节里,不仅开始很自然的简单介绍,也会交换一些等候婚姻的心路历程和内心感受等等。这些有共同感受和经历的人聚集在一起,能够很好的互相分享,互相理解,甚至也有结下友谊,彼此代祷的。等候婚姻不易,有时候只是牧者辅导还不够,也需要同路人的彼此搀扶。而相亲活动,也算是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的空间。 

活动结束后,笔者和一些弟兄姊妹交流,他们首先很喜欢这个活动的气氛。其次,我发现他们大多数的心态都很好,并不是很焦灼地在等候婚姻。一方面积极参加活动,给自己一些机会去发现神的预备,一方面他们也喜欢这种和“同路人”的相识、了解的过程。 

当然,其中也有人觉得参加很多次没有看到心仪对象就表示失望的。对于这种情况,组织活动的同工也表示,“虽然在服侍上没有太多数据化的成果,但是他们依然有感动继续服侍下去。因为人不知道神的时候和带领,但是人可以尽力去做自己该做的。”他们看到这个群体需要特别的服侍,如果在这个过程里能让弟兄姊妹们更有信心等候神,寻求神,有更积极的心态,那也是活动的初衷之一。 

听了同工的介绍,很感念他们的付出,有人在爱心里这样陪伴单身的肢体,这本身就是神的工作和恩典了。其实我们给予单身肢体力量的方式是多样的。既可以给他们真理和婚恋观的牧养,也可以有默默的祷告,还可以像这样通过婚恋相亲活动,给他们在社交、心态上给予积极的影响。 

活动结束后到家的一刻,发现几位同工挨个关怀和跟进,也有后续的微信群服侍。这场活动,一方面让人为服侍的同工感恩,一方面也激发我们为单身肢体祷告的心。教会的发展,不仅需要二代们的成长,也需要组建更多基督化的家庭。愿我们都在祷告中纪念和服侍这些正在预备、等候婚姻的单身群体。

(本文作者为陕西一基督徒。)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代”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代所有。未经福音时代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