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职场漫谈(16)如何对待“白眼狼”

一位从事企业管理二十多年的基督徒高管和我说:那天看了一篇文章,不要帮助恶人欺负自己,也不要帮助别人委屈自己,我一直是就这样忍耐、委曲求全。忍了、让了。对有的人从灵里、经济上、生活上多方面帮助、资助,但是还是不行。到头来还是害我的、毒蛇一样的“白眼狼”。蛇,它知道自己有毒吗?这样的“白眼狼”他知道被他伤害的人内心有多么的难过?所以我想好了,应该在适当时机绝地反击,让咱们善良中带一些锋芒,让恶者害怕,不能让他们再为所欲为。

此话不无道理,我赞成!

一位牧师发过来一个视频,大意是一个女人“控诉”曾经资助她读大学的人,在她读完大学参加工作后不再资助她了。该女生说:我每个月工资才4,000元,我实际消费是8,000元,钱不够花的,他不再资助我,这不等于是把我遗弃了吗?

各位读者,不知道你对此等女人有何感想?是不是有点是非颠倒?是不是一个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什么是“白眼狼”?是指忘恩负义、过河拆桥、恩将仇报的人,无论你对他怎么好,他都不会领情,有的反而是一直是要害你的人。这个词语的本意是指那些长着白色眼球的狗或狼,因为它们的眼睛没有黑色素,所以看起来比较怪异。在现代汉语中,“白眼狼”并不是骂人,而是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常用的贬义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对人很友好,但实际上却耍手段、出尔反尔、不可信任的人。

在职场、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包括在教会真的有这样的人。我们不要粉饰太平,要冷静的面对这个存在的问题。对此,约翰·加尔文有一段话很精辟:“偷偷摸摸地损坏他人的名誉,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瘟疫。这如同一个人从埋伏之地杀死一个同伴;更确切地说,诽谤者就像给毫无防备的受害者下毒一样,在不经意间毁掉他人。 在别人没有机会为自己辩护的情况下,恶伤他人的名誉,是一种反常和背信弃义的表现,这种恶习随处可见。”

那么,如何对待“白眼狼”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一、注意识别,保持距离

识别一个人是否“脑后有反骨”比较难。“知人知面不知心”啊!三国诸葛亮那么聪明的人都会在这个事情上失误,何况我们。这种人有的人显而易见,有的人隐藏较深;有的人起初是善良的,后来“变坏”了;有的人本质就是“白眼狼”,有的人事出有因。但即使这样,也要尽量注意观察、识别这样的人,从他们的言论、行动,哪怕是细微的小事,也可以发现端倪,不要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好人,“白眼狼”之类的人是有的。所以要尽量能识别这样的人、尽量避免与这类人过多接触,给与过多,没有必要在他们身上浪费精力、财力、物力,保持距离,“淡淡白白”长流水即可,以免受到负面影响和伤害。但是也不要怕他们,靠主得胜、靠圣灵赐智慧,“ 所以,不要怕他们。因为掩盖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隐藏的事,没有不被人知道的。”

二、坚守原则,不滥用爱

神爱世人,我们也爱世人。但是这爱是有原则的,而不是无原则的滥用爱。在旧约中上帝多次击杀那些悖逆的人,谁能说上帝没有爱?“白眼狼”不仅伤害个人,也伤害团队,影响工作,对他们的行为要有原则,不能听之任之、视而不见。坚持原则也是爱,是对善良人的爱、是对事业的爱,也是在挽救“白眼狼”,使他们不至于滑到更大犯罪的深渊。

善良很贵,不能在不值得的人身上浪费;善良如宝,不能在不真心的人身上挥霍;善良来自于神爱世人,不能用在农夫与蛇的重蹈覆辙上。当你的善良给了忘恩负义的人,当你的善良给了不怀好意的人,你就成了受伤最深最重的人,而“白眼狼”还会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谴责你。

同时,不要因为对方的忘恩负义而改变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要有自己的道德底线,持守我们在基督里的爱,以善制恶,而不是以恶制恶。“万事的终局就要到了。你们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最重要的是要彼此真诚相爱,因为爱能够消除许多罪过。”(现代中文版圣经彼得前书4章7至8节)

三、饶恕对方,学会宽容

一位基督徒在单位做财会工作。她带了一个年轻人,做对方的师傅。由于这个徒弟是外地人,在本市也没有亲属。师傅不仅教给她财会知识,而且帮助她找房子、购买生活用品,即使工作中出现了问题师傅也主动承担,为她“扛雷”。徒弟也很感谢师傅,师傅是真教、徒弟是真学。过了一年多,徒弟就“成手”了,而且她对计算机和电算化比师傅熟,就可以独当一面了。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徒弟有些膨胀了,瞧不起师傅,并且觊觎师傅的位置,散布一些不满情绪和谣言,对师傅造成了伤害。

但是师傅在伤心之余不改初心,还是一如既往地对待她。

后来,徒弟结婚怀孕,生孩子的时候难产,大出血。师傅放下家里的事情,自始至终在医院陪伴、护理、抚慰她。感动得徒弟自愧,深深自责。出院康复后,师徒重归于好、和睦如初。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对待忘恩负义的人,不必过于计较,适当的宽容可以化解矛盾,但不要让自己变成同样的小人。

四、保护自己,免受其害

一位同工发了一个消息:威海一个家庭,他的父亲一个善心收养“流浪汉”结果是“引狼入室”了,那个“白眼狼”却把自己5岁的儿子拐走了,45年的他今天在志愿者帮助下终于与妹妹团聚了。有“善心”的人也得注意点儿了

所以,在与这类人打交道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利益,避免被对方利用。要远离这样的三种人——自私自利的人:这种人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和需要。和他们在一起,你可能会不断地牺牲自己,而他们却不会为你做出任何贡献。喜欢抱怨的人:这种人总是抱怨生活不公,抱怨命运对他们不公、抱怨别人对他们不好。他们的负能量会严重影响你的情绪和心态,更会殃及你的安全。爱搬弄是非的人:这种人喜欢在别人背后说闲话,挑拨离间,制造矛盾。别人对他们再好,也是不好。和他们在一起,你可能会成为他们口中的“话题”和“工具”,甚至可能因为一些无中生有的事情而被误解、被排挤。

总之,我们要存有戒心,远离这些负面影响的人,这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我们应该选择与那些积极向上、正能量的人为伍,共同成长、进步。

五、持守正道,以德报怨

“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我们对于“白眼狼”也是这样,持守我们基督徒所信仰的正道,尽量用善良和正直的行为去影响对方,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改善你们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当然,有的时候你想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是很难的。即使这样,我们也要不忘信仰,以德报怨,靠着祷告来等待对方去掉“白眼”,恢复正常的“视力”。也许他们永远都是“生姜改不了辣气”,但我们是有信仰的人,不能以怨报怨,冤冤相报何时了?

对“白眼狼”我们要保持自信,相信自己的价值观和能力,不要被他人的负面行为所影响。如果实在无法忍受,可以考虑与对方断绝关系,避免进一步的伤害。但是互相攻击,没有那个必要。和忘恩负义的人“讲理”那是痴心妄想。

对待“白眼狼”我们不能一味迁就和退让,要在心里设定界限,明确告诉他们你的底线,让他们知道你不会容忍任何不尊重和利用你的行为。这样可以帮助你再次避免被他们利用或受到伤害。

六、学会拒绝,不再被利用

当“白眼狼”试图利用你时,学会拒绝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害怕拒绝他们的请求,因为你有权利保护自己的权益。同为上帝的子民,同在一个屋檐下的职场同事,凭什么你要利用我,还要恩将仇报?我们不能总是吃一个亏,屡屡被人利用、屡屡受伤害,那样就是愚钝了,是吧?

在对待“白眼狼”时,不能有半点疏忽。我们要时刻保持冷静,不要被他们的挑衅所激怒。只有保持冷静,我们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成功地避免伤害。

所以,对付“白眼狼”其实就像下棋一般,需要用策略,更需要用智慧,而不是光凭蛮力。要知道,我们手中握的是锤子,那么我们就要当好这个铁匠,让每一击都准确而有力。

有这样一件事:这是在“文革”后期。一个单位的部门负责人,是一个本分的老实人。他的一个老同志的孩子投奔他,要到公司来工作。本来他很为难,因为他也不是单位的决策人。但是碍于面子,他和公司的负责人竭力推荐,说了不少好话,终于把这件事情“搞定”,这个青年人到了公司工作。由于他年轻、肯干,又有一定的文字能力,逐渐也提升了。但是在一次“揭发”的会议上,他居然“大义灭亲”、捏造罪名,写材料“批判”这位老同志,真的是忘恩负义!

等待后来一切恢复正常了,年轻人因为“极左”而受处分,找到了被他伤害的老同志。那位受害者还真的出面为他说情。这个时候有其他的同志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对那位老实人说:对待这样的“白眼狼”你不追究他就是不错了,怎么还要帮他呢?你这不是“农夫与蛇”吗?该拒绝就要拒绝,不能一味地退让,你真是一个“窝囊废”!

这件事情、这句话,你怎么看?

学会拒绝可以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利益。有时候,别人可能会利用我们的善良或者信任,让我们做出不利于自己的决定或者行动。学会拒绝可以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利益,防止被别人利用或者伤害。

亲爱的读者,我们还记得圣经新约路加福音17章记载的一群“白眼狼”的事情吗?耶稣往耶路撒冷去,经过撒马利亚和加利利。进入一个村子,有十个长大麻疯的,迎面而来,远远地站着,高声说:“耶稣,夫子,可怜我们吧!”耶稣看见,就对他们说:“你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他们去的时候就洁净了。内中有一个见自己已经好了,就回来大声归荣耀与 神,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这人是撒马利亚人。耶稣说:“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吗?那九个在哪里呢?除了这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与 神吗?”就对那人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

主基督医治了他们,仅有十分之一的人回来感谢主,而且还是外族人!这是圣经里面记载的一个真实的得救不知感恩的事件。

所以,现实中有“白眼狼”不奇怪,因为这就是人性“恶”的一方面,也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我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有一颗属灵的智慧的心,不要以恶报恶、不要心怀仇恨,也不要让“白眼狼”影响到我们的情绪和生活,不做“东郭先生”、不做怜悯蛇的“农夫”,要倚靠我们的信仰、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这些问题,并从中成长和学习。

(本文作者为福音时代特约撰稿人)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代”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代所有。未经福音时代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