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新书《甜蜜的家》作者伊迪丝·薛华的中国故事

被评为“改变20世纪100位基督教女性”之一的伊迪丝·薛华(Edith Schaeffer),其经典之作《甜蜜的家:家庭经营的艺术》于去年12月22日在国内正式发行。该书的出版引发了不少华人读者的关注。

许多人知道,伊迪丝· 薛华是20世纪美国著名思想家弗兰西斯·薛华的妻子。他们在瑞士共同创立了开放式的国际学习社区,接待过的客人包括嬉皮士、背包客在内的各类人士。

值得关注的是,伊迪丝· 薛华,还有一个中文名字,名为美福,这与她父母的经历密切相关。

 图片1.jpg
美福小时候

潜伏在人类内心的邪恶更可怕

美福的父母是中国内地会的宣教士,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中国。美福的母亲杰西·莫德·梅里特(中文称江孟氏,Jessie Maude Merritt)1899年来到中国,父亲乔治·塞维利亚(中文名夏时若,George Hugh Seville)1902年来到中国。

创立中国内地会的戴德生坚持让宣教士们穿中国人的衣服,适应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婚后的夏时若和江孟氏住在温州的宣教士大院里。他们的大女儿珍妮特·伊丽莎白(Janet Elizabeth)出生于1906年。1907年,约翰(John Eldridge)出生,但只活了八个月就因痢疾夭折。二女儿埃尔莎·露丝(Elsa Ruth)出生于1909年。1914年11月3日的早晨,夏时若和江孟氏的小女儿伊迪丝在温州出生,他们给她取名叫美福。

美福的童年记忆尤为鲜明。五岁时,她被诊断出患有令人畏惧的沙眼,这是一种由苍蝇传播的眼睛细菌感染。后来美福得知,在当时,沙眼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必然导致永久性失明的疾病。然而,负责接生美福的卫理公会宣教士、时任白累德医院(现更名为温州市中心医院)院长的施德福博士(Dr.Stedeford)深知有治疗方法可以彻底消除感染。经过治疗,美福得以完全康复,这次经历使她终身难忘。

在那之后,美福又经历了一次痛苦的经历。她在保姆阿嬷即将为她洗澡时,不慎打翻了一桶热水,导致双腿严重烫伤。在连续数日的痛苦中,得益于医生的出色救治,美福避免了永久性损伤。她的中国朋友竭尽所能为她提供慰藉,赠送了她两只白兔和一只小山羊。美福对那只山羊情有独钟,它既温柔又友好,给她带来了许多欢乐。

美福被人疼爱,然而她逐渐意识到,并非所有人都会对她秉持善意。有一次,她在院子里放飞风筝,不料风筝竟被墙外的人盗走,这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实在是残酷。然而有一天,她深刻地认识到,潜藏于人类内心的邪恶远比此更为深远。那天,她的母亲与她一同乘坐人力车,她们计划穿越小镇,拜访美福的玩伴尼娜。

人力车夫在铺满鹅卵石的街道上疾驰,突然,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出现在他前面。车夫敏捷地将孩子踢至一侧,未作停留,车辆继续向前行驶。目睹这一切的美福深感惊恐,她的母亲却向她保证孩子平安无事。然而,美福对此表示怀疑。“他们如何能确保孩子的安全呢?我很快意识到,我永远无法得知那个孩子如何了。”回忆起这段往事,美福难过地说。

在她所居住的院落之外,随着认知增长,她也发认识到人性的恶。某次,她的阿嬷与她一同漫步街头,途经温州城墙附近的一座塔时,她听闻有婴儿在哭泣。“他们在哪里?”美福焦急地询问。阿嬷也感痛心,最终不得不向美福揭示真相。那座特殊的塔楼实为人们遗弃婴儿之地。这些婴儿被弃于墙外,等待生命的终结,美福所听到的哭声,犹如死亡的吼叫。然而,并非所有婴儿都哭得撕心裂肺。有些孩子只是在呜咽,这是她们最后一次微弱地寻求帮助。

阿嬷对美福说,许多中国人认为只有儿子才能给家庭带来荣誉,所以不会养一个没有用的女孩。阿嬷提醒美福,这就是美福父母来这里的缘故。如果他们知道耶稣的事,杀戮就会停止。她越想那些女婴,就越害怕。毕竟,她也是一个女孩。在那之后,当人们在游行时,她鄙视那些虚假的偶像,那些戴在高跷上的怪诞形象。美福认为,这是一种恶魔般的崇拜,让婴儿被抛弃。因为如果崇拜的对象是永生的上帝,杀害婴孩将是不可想象的。

美福回忆说:“所以在那个时候,当我得知我的家人要回美国住一段时间时,我很难过。”然而,她的父亲指出,这可能仅是一次为期一年的回国访问,之后他们还将被派往中国工作七年。因此,尽管美福的离别充满不舍,但她也对未来充满期待。1919年夏季,他们乘船从上海出发,踏上了前往美国西海岸的旅程。

 图片2.jpg

美福

一个令美福震惊的经历

他们到达美国后,美福的父母将在内地会总部工作。那年秋天,美福开始在栗树山(Chestnut Hill)地区的史蒂文斯女子学校(Stevens School for Girls)上幼儿园。然而,一年之后,夏时若一家得知他们无法再次返回中国。这是因为美福的母亲江孟氏的健康状况不允许他们回到中国。那时江孟氏45岁,已经在中国服侍20年。

不久后,美福父亲去了波士顿上学,这样他就可以进入美国长老会服侍。后来,他们一家搬到了宾夕法尼亚州的新威尔明顿,在那里,父亲开始在长老会传道,再后来他们搬到了纽约的纽堡,父亲成了威斯敏斯特独立长老会的牧师。“那时我八岁,纽堡是我三年来上的第四所学校。”美福说。

在纽堡,他们的生活算是趋于稳定,纽堡是哈德逊河上的一个小镇,大姐珍妮特和二姐埃尔莎都能在那里完成高中教育。然而,由于美福父亲薪资微薄,一家人节俭度日。

餐食虽简朴,却富有创意。美福的衣物皆由母亲亲手制作。美福也尝试通过制作售卖糖果赚取额外收入。对她而言,在纽堡是她正式成为美国人的起点,而心中关于中国的记忆似乎渐行渐远。她在女童子军中参加活动,在夏令营学习体操和游泳。在学校里,美福擅长数学和科学。

在美福即将步入高中二年级之际,她遭遇了一件令人震撼的事。她发现,她的姐姐珍妮特已不再信仰上帝,大学生活使珍妮特离弃了信仰。《圣经》让珍妮特感到尴尬。她坚持认为,理智之人绝不会相信这样的童话。这使得美福深感忧虑。她思考着,究竟如何才能让像珍妮特这样的人回归信仰?她意识到,唯有理性的论据才能产生说服力。因此,美福比过去更加热衷于阅读。她一直关注着有关“现代主义”等议题的讨论。她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梅钦(J.  Gresham  Machen)及其他保守派学者的著作。她做笔记,整理论点,内心深处担忧自己也会失去信仰。

美福于1932年5月圆满完成高中学业。她的父母勉励她继续在附近的比弗学院(Beaver  College)深造。她致力于更深认识真理,在当时,她尚未明确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然而,就在那时,她遇到了薛华。美福回忆:“1932年6月,我遇到了一个同样直言不讳的人,他叫弗兰西斯·薛华……”那年薛华20岁,美福17岁。

后来,在听了戴德生次子戴存义(Howard Taylor)的演讲后,薛华写信给美福,他强烈地感受到基督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他想为基督赢得灵魂,他问美福是否也有同样的感觉,那时两人已经相恋近两年。美福收到来信非常震惊,她回答薛华:“没有什么比你所采取的立场更荣耀神的了——那就是把基督放在首位,真正的首位。我觉得我也到了同样的地步。我愿意去祂想去的任何地方——即使是一个人。从我很小的时候起,我的一生都想要遵行祂的旨意……当我为神对我的旨意祈祷时,我说我愿意去任何地方,我也请求神给我一个伴侣。神是慈爱的父,祂的慈爱是奇妙的。我觉得神可以使用我们一起来荣耀祂的国度。如果上帝真的让我们走到一起,如果祂真的想让我们结婚,那么祂必定为我们安排了一项唯有共同承担方能实现的使命。”

1934年末,薛华收到了美福撰写的一篇关于约翰和贝蒂·斯塔姆(John  and  Betty  Stam)的文章。约翰和贝蒂·斯塔姆都是宣教士,比美福的父母年轻得多,但有着相似的背景。他们还分别前往中国内地会,并在那里结为连理。斯塔姆夫妇驻地距离上海不远,当时他们还不到30岁,只有一个女儿海伦。然而,斯塔姆夫妇不幸遭受残忍处决,仅婴儿海伦得到一位中国牧师相救。这一噩耗令人悚然,薛华强烈谴责此等暴行,并决意与美福共赴中国为主服侍。

 图片3.jpg

美福与薛华

薛华在中国地图上写着,“要快乐地事奉主”

由于美福的父母参与国际宣教的服事,美福一直很清楚国际形势。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正与经济大萧条奋力抗争,而世界各地却似乎陷入了衰落的漩涡。极端主义势力如法西斯主义等,似乎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壮大。尤为令人痛心的是,1935年初,父亲夏时若被迫从当时崛起的自由派教会退休。

这不仅打击了夏时若,也断了夏时若一家的生活来源。这意味着美福将无法继续上大学,而她只差一年就能毕业。薛华也将于1925年6月从大学毕业。他们原计划要等到美福大学毕业才结婚,但现在他们不必再等待,美福在信中幽默地问道:“没有文学学士学位,你会爱我吗?”

在此期间,薛华申请了普林斯顿神学院的奖学金。薛华的学业成绩在大学班级中名列第二,教授们给他写了热情洋溢的推荐信。在校园生活中,他积极参与各类活动,曾任学生会要职,并在大三担任财务主管,大四时荣任主席。在联合慈善文学协会中,他连续担任秘书、副主席和主席等职务。四年来,他始终积极参与田径队的训练和比赛。薛华祈祷他能得到奖学金,他高兴地意识到:“如果我结婚了,我能得到最好的住房补贴。”

薛华深知自身的软弱与不足,他渴望获得力量与智慧,并将圣经视为衡量一切之标准。他熟记《哥林多前书》第13章,每当遭遇困境、渴望肯定或自尊心受挫时,便会在心中回顾该章节。薛华意识到,自己坚定真理的决心和勇气不足,必须勇敢地抵制那些在教会中削弱真理的现代主义者。

然而,薛华申请到的普林斯顿神学院奖学金,受到了长老会日益加剧的动荡的影响。薛华大声呼吁:“我的教会意图将神学院院长梅钦解职。”在此背景下,薛华不得不权衡是否放弃普林斯顿神学院的机会,转而加入由梅钦创立的威斯敏斯特神学院。

威斯敏斯特神学院距离薛华夫妇双方的父母住所均较近。1935年7月6日,薛华与美福喜结连理。他们在离神学院不远的地方租了一套公寓居住。美福在家中缝制女士服装并进行皮具销售,以贴补家用。后来,薛华转至信心神学院深造。1938年5月,薛华从神学院毕业,成绩全部为A。

毕业时的薛华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牧者,他们的孩子百基拉(Priscilla)也已经快一岁。薛华和美福经常看世界地图,他们厨房的墙上挂着一张中国地图,上面有内地会戴存义牧师的亲笔签名。薛华在地图上补充说,“要快乐地事奉主。”

但最终薛华夫妇并没有实现在中国或其他异国他乡宣教的使命。他们搬到了宾夕法尼亚州格罗夫市,薛华在那里牧养教会。1955年1月,薛华与美福看到神给他们的带领,于是在瑞士建立了“拉博立”(L'Abri法文“庇护所”的意思),作为研究中心,接待寻求真理的年轻人,特别向当代人显明神的存在。

1984年5月15日,薛华离世。美国总统里根称赞说:“薛华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基督教思想家之一,具有孩子般的信心和对他人的深深地怜悯。他的一生感动了许多人,使他们认识到造创造主的真理。”

薛华走后,美福仍然继续着“拉博立”的事工。美福还爱在美国的罗彻斯特(Rochester)建立了一个“拉博立”分会。此外,她还写了很多的书,如《家庭是什么》《家政的隐藏艺术》等,其中《苦难》一书影响巨大,获得福音派基督徒出版者协会(ECPA)的金书奖。

美福于2013年3月30日去世,终年98岁。虽已歇了地上的工,美福与丈夫的事工和书籍仍然祝福着众多华人。

注:本文参考了伊迪丝· 薛华的《Meih Fuh》、 Sam Wellman的《Francis & Edith Schaeffer》等资料。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代”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代所有。未经福音时代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